〈拍新聞\聯合採訪中心 胡哲瑋\台中報導〉
在自然生態的頂端,老虎從不輕言出擊,卻掌握著整座森林的平衡秩序,牠潛藏、靜守、謀定、果斷、獨行,既是生態系統的終極守門人更是力量與智慧的象徵,倘若將法律制度視為現代社會的「治理之林」,那麼法律專業者正是那頭潛伏於理性與正義之間的「法律之虎」。
中華企業策略永續發展學會創會理事長莊鈞翔博士鑒於今日的法治社會,不再僅是條文的拼湊、訴訟的對決而是一場牽涉制度設計、風險控制、公司治理與永續導向的全面行動,在此框架下,我們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位現代法律人應具備哪些關鍵特質,才能真正承擔維持公平秩序、守護社會平衡的任務?
本文乃從「虎」的生態行為出發,提出法律人的五大核心對應特質:「靜守判局、謀定後動、果斷出擊、維護生態、獨行與靈活」,來作為未來法律專業價值的行動準則。
一、【靜守判局:冷靜觀察與風險意識的法律思維】
老虎捕獵前總是潛伏於林叢,長時間觀察風向與獵物動線不輕舉妄動,這種「靜守判局」的能力在法律人身上即是對社會結構、風險趨勢的洞察力;法律的設計本質上便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其功能不僅是解決爭議更在預防危機,正如《行政程序法》第8條所揭示:「行政行為應符合誠實信用原則與信賴保護原則」,提醒法律人與機關在採取措施前,應審慎評估行為對人民權益的可能衝擊。
企業法遵亦是如此,面對ESG、資安、AI治理等新興領域,法律人若能預先評估潛藏的合規風險,如對《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中「資訊主體的控制權」有深度理解,便能在企業尚未發生糾紛前設計預防機制;眾人理應悉知「靜」非唯無為而是看清局勢後的精準反應;「守」非獨被動亦為出手蓄積力量,這是法律之虎的肇端也是專業判局之智慧。
二、【謀定後動:制度設計與合法授權的精準佈局】
森林之王從不盲動,每一次出擊都在萬分謀略與時機掌握之後,法律制度亦然,若無法源依據與程序設計其行動將淪為違法濫權;我國《憲法》第23條明文保障人民基本權利不得任意限制並強調「法律保留原則」,又如《中央法規標準法》第5條、第6條,規定了制定命令與規章必須依法授權,確保所有行政措施皆有法可循、有據可依。
在企業治理中「謀定後動」即展現在企業併購前的盡職調查、契約條款設計、利益衡平安排,如未善用《公司法》關於董事忠實義務、《證券交易法》揭露規範及《公平交易法》之不當聯合行為條款,企業恐將面臨重大風險與法律責任;現代法律人不僅是應對者更應是制度設計師,其專業價值體現在能否透過法規工具協助企業與機關提前布局、謀定方向,守住每一條法律底線。
三、【果斷出擊:訴訟談判的效率與攻防策略】
當獵物進入射程老虎毫不遲疑,爆發出驚人的瞬時力量,法律人在處理爭端、談判或訴訟時,也應具備這樣的果斷與效率;在訴訟制度中,《民事訴訟法》第194條揭示「辯論主義」精神,強調當事人應在法庭上完整表達主張與事證,此即要求法律人在關鍵時刻,需運用精準策略與迅速反應以掌握訴訟節奏。
若企業面臨跨國爭端、智慧財產侵權或股東訴訟,一位合格的法律人須具備以下能力:
1、判斷最佳起訴時機
2、設計有效的訴訟架構
3、善用ADR(調解、仲裁)節省成本
4、運用《強制執行法》快速保障勝訴利益
果斷並非衝動,而是建立在謀定與準備基礎上的勇敢出擊;法律之虎出手雖晚,卻從不落空。
四、【維護生態:制度守護與社會公共性的實踐】
虎不僅捕獵,亦藉由自身地位維持生態穩定,牠控制草食動物數量讓森林保持平衡與繁榮,法律制度亦扮演類似角色,不是為單一個案設計而是保障整體社會秩序。
《憲法》第7條明定「人民一律平等」,構成我國人權保護的核心原則,而相關法律如《家庭暴力防治法》、《性別平等工作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等,也在不同層面建構一套涵蓋性別、階級、身心差異的保護機制。
這些制度並非單一法條的施予而是一整套社會安全網,讓法律在維護弱勢與遏止惡行中發揮功能,如同老虎守護森林邊界,法律也需劃清底線讓社會運轉不致失序;身為法律人我們要深刻理解:「守護制度的穩定與公信力遠比爭取單一勝訴來得重要,這是法律之虎最深層的責任。」
五、【獨行與靈活:中立判斷與跨域整合的能力】
老虎不結群卻能穿梭於各種地形,從草原、沼澤、山谷到雪原皆能適應,這種「獨行而靈活」的特質正是現代法律人所需面對的專業挑戰,法律職人之所以稱為專業不僅在於熟悉條文,更在於:
1、堅守《法院組織法》第81條之法官獨立原則
2、恪守《律師法》第24條之誠信責任
3、遵循《律師倫理規範》第3條之持續進修義務
但在當代僅有法律知識遠遠不夠,面對AI演算法與資料治理議題,若未理解《個資法》與資料科學交錯之處,將無法提供真正落地的建議,若處理 ESG、碳權交易與企業社會責任,便需對《氣候變遷因應法》與環境稅制有跨領域理解。
因此,法律人不能只是法院裡的角色,而要是企業治理、公共政策、社會運動與國際連結中的靈活參與者,能獨立思考亦能橫向整合,才是「法律之虎」走進未來的關鍵特質。
台灣正處於高度變動的轉型年代,無論是AI科技崛起、全球碳中和趨勢、地緣政治變化,抑或世代價值觀分歧,我們面對的社會問題愈來愈多元且複雜,而法律人的角色也不再只是判決輸贏的守門人,而是制度設計與永續治理的重要推手。
六、 【法律之虎,守護台灣法治森林】
身為中華企業策略永續發展學會創會理事長,我莊鈞翔博士堅信,我們今日所需要的不是口號式的正義,而是擁有「虎之五特質」的法律人:「如虎般靜守洞悉風險」、「謀定全局精準出擊」、「果敢應對維護秩序」、「守護制度促進正義」、「獨立自持跨域整合」。
虎者不群而有威,法者不言而有力,法律之虎當以沉默為鋒、以智慧為爪、以正義為眼,長存於社會脈動之中,守護我們共同的法治未來。
智慧錦囊:
「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 — 箴言15:2
Copyright © CHUANG, CHUN-HSIANG, Ph.D. Industry Trend Analysis Academic Viewpoints . Al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Reserved No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or adaptation permitted , Violators will be prosecuted to the fullest extent of the law , If you wish to reprint or quote this article, please contact CHUANG, CHUN-HSIANG, Ph.D. Email:pc58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