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今生探尋 前世篇章~[凱達格蘭族社現況探討走讀系列]專刊報導,主題一:板橋社後-擺接社探尋走讀

🔺0922凱達格蘭族社現況探討走讀課程 (松山錫口文史導覽隊成員製作提供)

《拍新聞/聯合採訪中心/台北 報導》


台北松山社區大學推動地方學-文史導覽培力課,由吳智慶教師特別規畫凱達格蘭族的前世今生主題系列探討,對文史導覽有興趣熱情學員,經由講授由戶外實地探訪導覽訓練,藉以了解地理環境、生態及人類生活歷史文化的脈動軌跡。這次以其中六社規劃設計深入導覽走讀,分別以每月一主題來探討,期許結合舉辦文史生態公益導覽,師生報導聯展,進而激發更多報導資料,導覽講解的行動能力。此以集結系列各成果摘要報導。


系列一:板橋社後-擺接社探尋走讀


台北盆地 西南面,淡水河 上游大漢溪和新店溪的交會板橋地帶,最早只有凱達格蘭族擺接社散居其間,而主要生活部落漁獵農耕,則在新北市府、林家花園、楠雅夜市一帶。

明朝天啟六年(1626年),西班牙人入據雞籠,崇禎二年(1629年)再據淡水,並曾溯河至武嘮灣社等地。崇禎十五年,佔據台灣南部的荷蘭人進兵北部,趕走西班牙人在荷蘭人的戶口表冊中,才正式現擺接社的記載,但當時仍無劃區域,本地仍無所屬。

明永曆15年(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開始劃分台灣郡縣,北部均屬天興縣。清朝康熙23年(1668年) 領台,以天興縣舊界設置諸羅縣。康熙36年的郁永河裨海紀遊中,記載有「擺折社」一地,康熙56年陳夢林的諸羅縣志也載有「擺接社」之名,可見當時尚無漢人村莊,漢人來此僅止於和原住民交易貨物。

清康熙48年(1709年)漢人踏上這片土地後,將這個地區稱為『擺接社地』,範圍包括了今天的板橋、永和、中和、土城等。清期雍正元年(1723年),大甲溪以北改設淡水廳,下置竹塹、淡水二堡,本地隸屬淡水堡。九年,另置八里坌巡檢署,掌管本地,此時閩粵漢人來此開拓者日多,才漸有漢人村落,此時本地直屬淡水廳。

據清初「墾照」紀錄,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初附清,漢人陸續移入台北盆地開墾,板橋的「崁仔腳」位居大漢溪南岸,新店溪西岸,森林茂密,來這裡的漢人主要在砍伐林木,有漢人搭蓋的茅草屋二、三間,稱為「枋仔寮」,簡稱「枋寮」。乾隆13年,有擺接堡名稱,堡街設在板橋街林家宅厝一帶。乾隆29年,已不見擺接社名稱,而擺接堡內也從一莊增為十三莊。

道光年間,林本源家族遷居板橋,並且開始有計劃的經營板橋。咸豐年間台北各地仍有械鬥事件,林國光為攻守方便,於咸豐5年(1855年)建築板橋城牆,這是台北城建立前(光緒6年(1880年),台北盆地上唯一有城牆的都市。板橋城牆高1丈5尺寬2尺多,共有東西南北小東等五門。

以前在「接雲寺」前有公館溝,這條溝流經湳雅溪注入大漢溪,通到另一頭的新莊萬華。當時擺接社人都是坐著獨木舟來來往往做鹿皮農產生意。一下了船,人們用走路扛著貨物進出擺接堡地。為了方便人們往來新莊、萬華,就在溪上架設兩片木橋當做橋,所以在百年前改擺接堡叫「枋橋」。民國九年那時日本統治臺灣時又把「枋橋」統一稱為「板橋」。這條溪就是今天的「公館溝」,現在已被加蓋成馬路,也就是今天的公館路。

公館地名是因為以前開發擺接平原的英雄林成祖建立一棟大房子,座落在今天的公館這一帶,所以這地方的地名就沿用公館,位於漢生西路與國光路交叉路口處附近。兩百五十年前,林成祖進入擺接堡開墾,並開鑿大安圳灌溉良田,漢人就在擺接社地建堡街莊,社人退居「社後」地俗稱番社,現今改名香社。

「擺接社」的位置約在現今的板橋市香社里中正里,仍有「潘姓」數百位後裔居住。擺接社較早接受漢化,融入清廷社會系統,不僅參與投資開墾,也參加科舉考試,早在清乾隆年間「潘國泰」已參加台北的拓墾行列,以增加稻穀生產清乾隆18年1753年頭目茅飽琬1839年頭目潘德興咸豐年間也出現「番秀才」潘相逢

‌‌‌🔺尋訪到潘姓後代子孫(圖片:于蕙蘭提供)

伊能嘉矩在「平埔族調查旅行」中,也記錄擺接社「陳宗潘」秀才等清代傑出的平埔族得功名人才。在日治初期1896年板橋擺接社在社後庄只剩28戶150人,全姓潘,漢化但未纏足。現今2018年南雅西路中正路253巷進入巷道中震威宮主神五雷元帥雷公為香社里重要信仰中心2006年整修落成,首任主委潘顯聰,每年農曆9/5祭,旁香社福德宮另祀眾祖靈祠。

🔺板橋擺接社迪毅堂徐元帥歷史探尋 (吳智慶製作提供)
‌‌🔺板橋擺接香社-歷史探尋 (吳智慶製作提供)
‌‌🔺板橋社後擺接社探尋走讀-成果紀錄(文黃玟亮,圖: 于蕙蘭提供)

🔺0922凱達格蘭族社現況探討走讀課程,系列一:板橋社後-擺接社探尋走讀紀錄(影片:松山錫口文史導覽隊劉明雄製作,內容素材成員提供)
(文:吳智慶老師、松山文史導覽隊提供)

<預告活動> 系列二:10/20

🔺1020凱達格蘭族社現況探討走讀課程,系列二:古新店溪-了匣社番仔溝走讀(圖:松山錫口文史導覽隊成員製作提供)
🔺1020凱達格蘭族社現況探討走讀課程,系列二:古新店溪-了匣社番仔溝走讀介紹(圖:松山錫口文史導覽隊成員製作提供)


活動內容:

1. 歷史尋蹤:我們將帶您穿越時光,沿著新店溪古河道的軌跡,探索清代番仔溝和龍匣社的歷史,了解當地文化和社會演變

2. 文化遺址探訪:古亭一帶不僅有悠久的歷史,還有植物園史前文化遺址。我們將前往這些遺址,一窺古代文明的痕跡。

3. 植物與自然:沿途您將欣賞到台灣平埔原住民特有的樹刺桐,每年初夏,這些樹都會盛開紅艷的花朵,營造出壯觀的花海。

4. 古亭庄的故事:我們將深入探討古亭庄的歷史,從清代的安溪漢移民到日治時期的變遷,這個地方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回憶。

5. 古磚之謎:您將有機會瞭解關於古亭庄地區的古磚,這些磚上還留有手掌印,引發了對三國時期衛溫船隊的猜測。我們將探討這個謎團背後的故事。歡迎大家參加這個引人入勝的宣傳活動課程,一同探索新店溪古河道的豐富歷史和文化,並深入瞭解這個特殊地區的價值。活動將提供中文導覽,讓您全面體驗這段特別的旅程。

不要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報名參加我們的宣傳活動課程,一同感受歷史的魅力!



週次 / 單元名稱及內容摘要
1.112/09/15大台北凱達格蘭族社現況探討地理人文生態導論(室內課)
2.112/09/22板橋社後-擺接社探尋走讀
3.112/10/20古新店溪-了匣社番仔溝走讀
4.112/11/17奇里岸社~番管業界碑走讀。
5.112/12/15基隆河灘音~峰仔峙社走讀。
6.113/01/19大浪泵山社~前世今生探尋。
7.113/02/23北投社庄~關渡平原走讀。



最愛人氣
2 likes
關鍵字
凱達格蘭族社
凱達格蘭族
吳智慶
新店溪
松山社大
松山社大文史導覽隊
板橋社後
走讀
文史導覽
擺接社
平埔族
迪毅堂
植物園
欽差行館史前展
三元街龍匣社區
徐元帥
接雲寺
湳仔溝雙溪口
社後香社
雷神震威宮
祀眾祖靈祠
港尾福德宮
拍新聞